主页 > 科室设置 > 学科介绍 > 脊柱外科 > 颈椎病 >
点击在线资讯

特色医疗之颈椎病

时间:2015-05-16 来源:成都现代医院点击:

  1. 我得的是这个病吗?

 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,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在脊髓、神经、血管损伤而表现的相应的症状和体征。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、脊髓型颈椎病、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。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。主要有颈背疼痛、上肢无力、手指发麻、下肢乏力、行走困难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,甚至视物模糊、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。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、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。

  *神经根型颈椎病:颈肩部疼痛与颈部活动受限是常见症状。因为神经根受累而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放射性痛、麻、胀痛、力弱,患侧手臂持物无力或失落。症状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,保持某种姿势时可减轻。颈肩部肌肉痉挛,可继发肌肉筋膜炎颈部僵直,出现强迫性姿势,肩背部沉重感。

  *脊髓型颈椎病:一部分患者开始有颈肩痛,如果合并神经根病时则出现放射性上肢与手部的麻、痛、或头昏,眼部不适,耳鸣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症状。当脊髓受累时,则出现下肢僵硬,行走不稳或力弱,行走时有踩棉花感。上肢无力,手部麻胀,僵硬不灵活,扣钮扣或用笔写字等精细动作不便。胸或腹部束带感在部分患者出现。排尿或排便功能异常也比较常见。尿急、尿频或排尿困难,排便无力或排便急等,少数病人有性功能减退或丧失的症状。

  *椎动脉型颈椎病:曾有猝倒发作,并伴有颈性眩晕。

  *交感神经型颈椎病:临床表现为头晕、眼花、耳鸣、手麻、心动过速、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。

  2.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?

  主要原因有三方面:

  (1)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:是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最基本的原因。由于椎间盘退变而使椎间隙变窄,关节囊、韧带松弛,脊柱活动时稳定性下降,进而引起椎体、关节突关节、钩椎关节、前后纵韧带、黄韧带及项韧带等变性、增生、钙化。这样形成颈椎脊柱不稳定的恶性循环,最后发生脊髓、伸进、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的表现。

  (2)损伤:急性损伤可使原已退变的颈椎和椎间盘损害加重而诱发颈椎病;慢性损伤对已退变颈椎加速其退变过程而提前出现症状。

  (3)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:近年来已明确颈椎管内径,尤其是矢状径,不仅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,而且与颈椎病的诊断、治疗、手术方法选择以及预后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。有些人颈椎退变严重,骨赘增生明显,但并不发病,其主要原因是颈椎管矢状径较宽,椎管内有较大的代偿间隙。而有些患者颈椎退变并不十分严重,但症状出现早而且比较严重。

  3. 这个病严重吗?

  颈椎病常导致颈肩部酸胀,头晕、眼花、耳鸣、手麻、心动过速及四肢无力、行走不稳或力弱,行走时有踩棉花感,上肢或上下肢麻木,僵硬不灵活,胸或腹部束带感在部分患者出现。排尿或排便功能异常也比较常见。少数病人有性功能减退或丧失的症状。

  4. 得了这个病怎么办?

  (1)非手术治疗

  a.牵引治疗:适用于脊髓型以外的各种颈椎病。可解除肌痉挛、增大椎间隙、减少椎间盘压力,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力和对椎动脉的刺激,并使嵌顿于小关节内的滑膜皱襞复位。

  b.颈托和围领:主要为限制颈椎过度活动,而病人的行动不受影响。

  c.推拿按摩:对脊髓型以外的早期颈椎病有减轻肌挛缩,改善局部血循环的作用。应注意手法需轻柔,不宜次数过多,否则反而会加重损伤。

  d.理疗:有加速炎症水肿消退和松弛肌的作用。

  e.自我保健疗法:在工作中定时改变姿势,作颈部轻柔活动及上肢活动,有利于颈、肩肌肉弛张的调节和改善血循环。在睡眠时,宜用平板床,枕头高度适当,不让头部过伸或过屈。

  f.药物治理:目前尚无颈椎病的特效药,所用非甾体抗炎药、肌松弛剂及镇定剂均属对症治疗。

  (2)手术治疗

  对于年龄较大,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,或伴有心脑血管病、心功能不全者,高血压病、糖尿病、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视为相对禁忌症。

  手术方式分前路及前外侧手术和后路融合。

  a.前路及前外侧手术:适合于切除突出的椎间盘、椎体后方骨赘及钩椎关节骨赘,以解除对脊髓和神经及椎动脉的压迫。同时需进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,以稳定脊柱。

  b.后路融合:主要是通过椎体切除或椎板成形术达到脊髓的减压,减压后应辅以后方脊柱融合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