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科室设置 > 学科介绍 > 医学美容科 > 体质调理 >
点击在线资讯

乳腺增生的中医辨证论治

时间:2015-08-21 来源:成都现代医院点击::
    乳腺增生中医称:乳癖

    乳腺组织内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。以乳房疼痛、肿块或伴溢液为主要特征的疾病。好发于25—45岁女性,以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疼痛并出现肿块,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。

    病因病机: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气机郁滞,蕴结于乳房胃络,乳络阻塞不通,不通则痛。肝木克脾土,脾虚痰凝,加之肝气郁久化热,热灼阴液,痰凝血瘀形成结块

    肝郁气滞:乳房胀痛,疼痛与月经周期,情志相关,常伴胸胁胀痛,烦躁易怒,舌红苔薄黄,脉弦。

    治法:疏肝理气,散结止痛

    痰瘀互结:乳房可触及肿块,质韧,肿块可有刺痛,胀痛或无自觉痛,肿块与月经变化不相关;或可伴有月经不调,或痛经;舌淡暗或有瘀斑,舌下脉络迂曲,苔白或腻,脉涩或滑。

    治法:活血祛瘀,化痰散结

    方剂:血府逐瘀汤合逍遥蒌贝散加减;

    冲任失调:肿块疼痛程度与月经或情志变化关系不大,常伴月经失调;面色晦暗或有黄褐斑;神疲乏力,夜寐多梦;舌淡苔白,脉濡细或沉细。

    治法:温肾助阳或滋补肝肾,调摄冲任;

    方药:二仙汤加味或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味中药周期疗法:

   月经前期(黄体期)

    治法:疏肝活血,消滞散结

    常用药物:柴胡  青皮 郁金  延胡索  香附 莪术  益母草  丹参  夏枯草  麦芽 山楂

   加减:痰湿偏重加山慈菇 昆布   海藻 法半夏 茯苓等;血瘀偏重加莪术 三棱 益母草 丹参  赤芍  桃仁  王不留行;乳癖日久,阴虚或伴乳头溢液者加全蝎  僵蚕 牡蛎  山慈菇 鳖甲  天花粉  旱莲草  虎杖  白花蛇舌草;肝经湿热,大便秘结者加龙胆草  山栀子  柴胡  夏枯草 泽泻  忍冬藤  枳实等。

   月经后期(卵泡期、排卵期)

   治法:温肾助阳,调摄冲任

   常用药物:仙茅 仙灵脾  肉苁蓉  山茱萸 女贞子 菟丝子 黄芪 天冬  制首乌 熟地黄  枸杞子  补骨脂等;

   基本处方;山茱萸  淮山药 熟地黄 益母草  天冬 丹皮  茯苓  泽泻  仙茅  仙灵脾 肉苁蓉 制首乌;

   外治法

   四黄水蜜膏:黄柏  黄芩  黄连 大黄组成;具有消肿止痛之功。